按标签显示文章: 惠学政策

Image

领导们为家长解读转户的相关政策

Image

参会的家长认真倾听转户政策

Image

Image

家长就转户中的疑问现场提问

      10月26日上午,我校农村学生转户家长会在修葺一新的学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大会由副校长朱泽彬主持。区统筹办领导周锦伦、区教委主任王忠荣、区教委副主任张庆平、校党委书记刘友林、副校长朱泽彬、学生处、保卫科负责人、各班主任以及江津区籍学生家长7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今年9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市户改工作由此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中职学校学生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力量和未来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势必成为转户工作中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学校把转户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工作的重心,按照上级的要求紧锣密鼓逐项开展。

      家长会上,学校党委书记刘友林代表学校对前来参加大会的领导和学生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专业技能、德育工作、学生就业、校企融合等方面向家长们作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向参会家长介绍了转户后的六大好处:一是就业保障。转户后即使失业,在规定期限内最高每月可领取570元的失业保险金,此项每年较之于农村户口可多收入6840元;二是住房保障。转户口后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廉租房,每平方0.6-1.2元,仅此一项,每年可少支付数几千元;三是生活保障。2009年,我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多元,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7万元,是农村的3倍多;四是医疗保障。转户后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每年比农村多1000元,能得到更为优越的医疗保障;五养老保障。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转户口后可增加1000多元,每年可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六是教育保障。转户后,子女享受与城镇学生同等待遇,若农村户口在城镇读书,从小学到高中,至少要交5-6万的赞助费,转户后基本不用交纳。

      区统筹办领导周锦伦就转户政策向家长们做了详细的解读。他说,转户工作对广大农民和农村籍学生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是一项惠及民生、民权、民利的"三民"工程。转户后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实现转户进城后"五件衣服"一步到位。同时,区里还为转户保留土地的农民颁发农村经营权户籍证,保障转户前所享有的农村政策不变。目前,江津区转户工作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首批转户的部分居民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为此,转比不转好,早转比迟转好,希望家长们为子女前途着想,积极配合,全力支持。

     最后,区教委主任王忠荣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家长对区教委和学校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会,这是对子女负责任的表现。随后对转户前与转户后在就业、保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利好进行了详细的比对,让家长从心里更为信服。同时,他希望家长们要坚定信心,相信政府的惠民政策,抓住转户的大好机会,为自己子女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随后,领导们就家长提出的一些疑问做了现场解答,消除了家长们心中的疑虑,他们纷纷表示要全力支持转户工作。

3月5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劳动局、金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二位局长亲自率领8家企业的老总不远千里慕名来校选拔人才,计划在我校挑选数百名电子、服装类专业的毕业生。

     "金融危机"寒流渐暖,就业形势回升向好。新年伊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技工荒",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职业学校又成为了各大企业注目的"焦点"。

     我校副校长朱泽彬向来宾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概况。常州市劳动局局长李戈保表示,此行目的就是要加强与职业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促进校企间的深度合作。随后,企业老总们介绍了企业的概况、所聘技工的规格以及职工的待遇等情况。

     会后,李戈保一行参观了服装、电子、机械等专业的实训场地和正在建设中的移民培训就业基地。来宾们对学校先进的实训设备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大为赞赏,对有着良好品牌声誉的"工商技工"尤其"青睐",多次恳请学校就业办多送毕业生到他们的企业。其中一位企业老总还表示,准备在江津职教工业园区办服装分厂,把西南地区的服装业务转至分厂进行加工,并表示将把我校毕业生作为首选员工。

Image

出席此次现场招聘会开幕式的领导

Image

招聘企业代表与全校师生一起参加开幕式

Image

副区长李祖明(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开友(中)、区政协副主席杜长志(右)共同按下了招聘会启动仪

Image

李祖明副区长询问招聘企业用工情况

Image

就业学生认真阅读招聘企业的简介

Image

同学们认真填写就业意向表

    3月31日,由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重庆工商校承办,区教委、区经信委、区总工会协办的"职业教育服务千亿工业"现场招聘会暨校企合作研讨会开幕式在我校新区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据悉,本次招聘会共有重庆龙煜铜管公司、重庆润通动力、重庆长风公司等30余家规模企业参加,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管理、财经、建筑等专业。

    开幕式由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廖义伟主持。副区长李祖明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大班子,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参加应聘的职校毕业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区委、区府高度重视大中专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把大中专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纳入全区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来部署,通过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措施,每年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5%。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工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就业容量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以3344体育官方注册为龙头的职业学校,积极服务千亿工业强区战略,培养了一大批适合我区工业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我校校长杨宗武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15000余名师生向莅临参加招聘会的各位领导和企业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江津区委于2008年作出了"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的决定,奏响了全区人民干事创业的集结号。我校作为江津自己的中职学校,理应担负起为千亿工业强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任。为此,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打造"工商技工"品牌,着力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主动服务江津千亿工业强区战略。根据江津产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针对各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技能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构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秉承学校集团化、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的办学理念,成功组建了以渝西、黔北、川南、滇东等西部地区职业院校为主体的重庆工商职教集团。最后,他表示要坚持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而"变"的发展方向,高举创新旗帜,加快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从而助推江津千亿工业强区。

    重庆龙煜铜管公司肖利洪部长代表招聘企业发言。她简单介绍了龙煜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对3344体育官方注册为公司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员工,促进了公司的发展而表示由衷的感谢。她说,3344体育官方注册的毕业生80%以上都当上了班(组)长或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公司的发展在当地,服务在当地,公司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稳步推进发展,为客户出精品,为社会创价值,为人民创财富,以此来回报政府,回报社会,回报学校。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开友宣布"职业教育服务千亿工业"现场招聘会开幕,随即与副区长李祖明、区政协副主席杜长志共同按下了招聘会启动仪。此时,主席台上礼花飞溅,开幕式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开幕式结束后,我校1500多名毕业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规范有序地进入招聘场。招聘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职场氛围浓厚,毕业生主动与企业招聘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粗略估计预录率达到80%以上。

    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区政协副主席杜长志,区社保局、区教委、区经信委、区总工会、德感工业园、双福工业园、珞璜工业园、3344体育官方注册的负责人以及30余家的招聘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学历教育人数

 

    近三年,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分别为2007年9278人、2008年9861人、2009年10568人,其中骨干专业建筑、机械、电子三大专业学生大约占全校学生数的75%。学生主要分布在重庆、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学校每年招生均提前超额完成招生计划,连续多年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评为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就业情况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的推进了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特色明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就业处具体负责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跟踪管理和创业扶持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以打通大集团公司用工关系为切入点,致力于知名企业开发。

        学校成为格力集团、海尔集团、华为科技集团、重庆隆鑫集团、广州丰田汽车公司、重庆博达建设集团、中国一建、中国平安等数十家知名企业授牌的技能型人才招聘和培训基地,建立稳定宽泛的知名企业就业基地。

创新就业工作新模式,组建"订单培养"班级。

        学校先后组建了"格力"、"华为科技"、"上海松下"等百余个订单培训班,基本形成了各专业学生订单培训定向就业的新机制。同时争取订单企业的资金支持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建立了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机制。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和就业管理,确保毕业生就业质量

        编制职业指导讲义材料,制定职业指导实施方案,并以专题讲座、授课、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和岗前培训。 同时加强对上岗毕业生的跟岗管理与岗后扶持,确保上岗毕业生尽快适岗,实现就业有成。

        近三年来,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为100%,知名企业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与稳定满意率均在9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较快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不少走上公司重要管理岗位,有的创办了经济实体,成了公司老总。熊肖明、李应等建筑专业毕业生承建了江津区第一栋高楼世纪大厦,并获建筑工程质量的鲁班奖,赖廷波、叶静、付林等机械、财经和电子专业毕业生发挥专业优势,开办公司,个人资产超千万,为社会做出了较大贡献,真正实现了学校培养巧匠能工、孕育豪商巨贾的办学宗旨。

 

 

 

3月5日下午,江苏省常州市劳动局、金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二位局长亲自率领8家企业的老总不远千里慕名来校选拔人才,计划在我校挑选数百名电子、服装类专业的毕业生。

     "金融危机"寒流渐暖,就业形势回升向好。新年伊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技工荒",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职业学校又成为了各大企业注目的"焦点"。

     我校副校长朱泽彬向来宾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概况。常州市劳动局局长李戈保表示,此行目的就是要加强与职业学校的沟通和联系,促进校企间的深度合作。随后,企业老总们介绍了企业的概况、所聘技工的规格以及职工的待遇等情况。

     会后,李戈保一行参观了服装、电子、机械等专业的实训场地和正在建设中的移民培训就业基地。来宾们对学校先进的实训设备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大为赞赏,对有着良好品牌声誉的"工商技工"尤其"青睐",多次恳请学校就业办多送毕业生到他们的企业。其中一位企业老总还表示,准备在江津职教工业园区办服装分厂,把西南地区的服装业务转至分厂进行加工,并表示将把我校毕业生作为首选员工。